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女性朋友即将迎来属于自己的节日——“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古往今来,妇女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今天的中国,女性不仅拥有更加平等的社会地位,也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我校统一战线领域党外女教工以辛勤的汗水、不懈的奋斗,建功立业、成就非凡业绩,书写“巾帼不让须眉”的时代篇章。
民盟辽宁师范大学委员会副主委姜雪梅作为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公共外语教研部的英语教师,自2005年起,她坚持帮扶贫困大学生、为留守儿童义务支教,用自己的热爱与专业点亮了学生们的星辰大海。
2005年,姜雪梅就开始资助贫困生,赠予他们生活费和衣物。后来她组建了“同心”团队,带领学生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出去做义工,体味世间的人情冷暖,酸甜苦辣。
“同心”团队参与过多个慈善项目,包括到大连市儿童福利院为那里的孤儿和老人送温暖,参与星星乐园关爱孤独症儿童的成长活动,到儿童村为那里的孩子义务辅导功课,义卖手工制品为白血病孩子捐款,为贵州大方县黑沙地小学远程上课,组织募捐为黑沙地小学建立图书馆等。在一次次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她和学生们一起成长,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服务活动越来越正规化,最终姜雪梅同志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最擅长的支教活动。
2014年,姜雪梅同志加入了民盟组织。在校党委统战部的帮助下,在姜老师的努力下,民盟辽宁师范大学委员会、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以及南沙街道党委统战部三方共建的第一个“梦想之翼”基地落户南沙街道所辖社区,形成了长期稳定的支教合作。“梦想之翼”支教基地整合了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教育资源,长期为南沙街道贫困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英语方面的课业辅导和传统文化类课程的系统讲授。疫情期间无法开展线下教学工作,她也坚持线上支教,为父母去抗疫前线的孩子采取一对一的线上课业辅导,把爱带给了更多的学生。
2022年8月,“梦想之翼”支教团队开始在金普新区石河子街道北海社区以及大连市一一三中学开展支教工作,而后金普新区石河子小学也加入到被支教的行列,这两所学校的支教活动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受到了校方、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
基于目前三个支教基地学生的不同特点,姜雪梅同志在支教的时候采取因材施教的办法来保证教学质量。南沙街道的受益群体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姜老师经常通过台山小学班主任了解情况,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课业辅导,同时她和社区人员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情况,甚至还一起去菜市场开导父母让帮忙卖菜的孩子去基地学习。对于金普新区113中学,姜雪梅同志和主管校长协商之后选择了口语支教的形式,并定期派外教前去增援,为未来中考人机对话式的口语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金普新区石河子小学,姜雪梅同志和对方教研组长共同协商之后,选择传统教学法,每次支教依据学生教材,巩固其学习内容,并且出试卷进行训练,讲解答题技巧,用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在支教志愿者选拔方面,在外国语学院团委的配合下,姜雪梅同志从初试到试讲,严格把关,最终选出可以胜任的志愿者,然后根据学生的讲课风格、性格特点分配到三个基地。每个基地的教学她都会严格把关,上课前对所有课件一一审查,精心反复打磨授课内容,直到满意为止。每次上课,姜雪梅同志都会走进课堂听课看课,发现问题、就地解决。“梦想之翼”支教团队本着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的态度,尽力使每一节课都上成优秀的课、精彩的课。
“梦想之翼”支教基地运行10余年的时间,受益儿童1500余人。在姜老师的指导下,外国语学院相继派出500余名志愿者同学进行实地授课,根据受益儿童所在学校的领导反馈,在基地受过辅导的儿童,学业水平和思想品质都有了相应的提高。同时,所有志愿者同学的授课能力也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为在校大学生毕业前的实习甚至未来做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姜老师和支教同学们把大学课堂的先进教学理念带给了目标学校,促进了支教学校英语等各学科教学的课程改良。
潜心耕耘十余载,硕果盈盈再扬帆。近年来,姜雪梅同志被民盟大连市委会授予了“社会服务优秀志愿者”称号和社会服务、教学实训等众多先进个人称号。由姜雪梅同志主持申报的统战实践创新项目《打造“梦想之翼”线上线下支教基地,为更多农民工和贫困家庭子女以及乡村学校传递知识和温暖》在辽宁省和大连市同时获批并顺利结题。
播撒希望的种子,展开梦想的翅膀。在今后的“梦想之翼”支教实践中,姜雪梅同志将谨记自己的初心,坚持教育理想、践行责任担当、甘于服务奉献、发扬专业精神,将知识和希望传递给更多需要的孩子。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大连民盟
”
)